本篇文章648字,读完约2分钟

大雪纷飞的严冬,为了追求苗条,很多人露出长袜、短裤、脚踝,冻得很美。 12月22日是冬至,作为养生学上的重要节气,中医认为此时的节食起居都必须优先取暖,经不起上千万的寒冷。

《黄帝内经》云:开朗的人,如果失去了天、日、所,就会缩短寿命,不表扬。 意思是太阳相当于天空的太阳,自然一旦失去太阳的温暖,万物就无法生存。 人一旦失去了活力,体内就会失去新陈代谢的活力,生命也会停止。 民间之所以说冬至一阳生,是因为从冬至开始白天变长,太阳初生。 所以,在这个节气中,要珍惜身体的阳光,让身体变暖。

第一,根据气温高低及时增减衣服,不过热也不感冒,始终保持温暖身体的最佳状态。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过热会出汗,湿气和寒气重叠会伤害身体。 衣服必须保护头颈、胸腹部、背部和脚踝。 另外,还必须仔细观察口鼻的地方。 嘴巴和鼻子是寒冷空空气进入身体的最佳通道,寒气会随着呼吸进入肺部,所以冬天出门时最好戴上口罩,以免寒邪的空气侵入。

第二,加强体育运动。 会加速新陈代谢,使自身产生热量,进而温暖全身脏腑,促进气血流通,身体自然也会变暖。

第三,尽量不吃或不吃凉的食物,适量吃有滋补肾阳作用的食物,如羊肉、虾、韭菜、肉苁蓉、杜仲等。 临床上,温暖身体、补充阳光最常用的食材是肉桂。 肉桂性的甘温,大家可以在家用5~10克肉桂、100克粳米煮粥吃。 年龄稍大的人,可以将肉桂、枸杞在白酒中浸泡半个月后再喝。 每次约20毫升。 需要注意的是,正热、湿热、痰湿体质者为了避免不适感,不得采用上述做法。

责任编辑:

标题:“冬至养生,暖字当先”

地址:http://www.e6x2f.com/ezjk/69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