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94字,读完约3分钟

(图片来自互联网)

长期以来,国民抛弃了以前传下来的文化,所以现在很多人对中国历史上很多事物有着偏颇的认识。 例如,说到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等,大多被人以轻蔑的眼球看待,认为它是落后的低级事物,只有现代西方的相关制度是标准。 这种偏见也来源于对中国历史文化的了解。

例如今天,说起中国古代王朝的政治,很多人的习性都用“黑暗专制”、“独裁”等完全轻蔑的语言表现出来。 实际上,这种完全独裁的王朝政治,就像宣扬“朕即国”的路易十四一样,是近代欧洲一点点国家的王权政治状态。 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这样形容了当时欧洲的君主专制。 “君主不遵循一定的形式,只凭个人意志,可以无故剥夺臣民的财产和生命,不违反法律。” 欧洲启蒙运动的一个原因是抵制这种政治独裁。

从制度设计和实际表现来看,中国历史上的王朝制度不是绝对的独裁。 例如,以前中国皇帝重视德治,要求“爱民如子”。 皇帝想要“勤政”,每天天不亮就得早上起床。 为了不独裁皇帝,设立谏议制度,官员可以指出皇帝的过失,提出建议的史官记录皇帝言行传的后世,《左史记言》、《右史记行》,使皇帝不敢为所欲为。 存在谥号制度,明君和暗君死后获赠不同谥号,由此帝王将名声放在心上,致力于明君。

西方近代的启蒙思想家也看到了中国王朝制度与欧洲独裁政治不同。 法国启蒙思想家魁奈认为,中国政府的基本法基于崇尚《天理天则》的自然法。 自然法的存在使国王不敢随意违法,可以保证他合法行使职权。

历史上虽然有一点眩晕和专权的帝王,但总体来说,中国这个王朝制度的设计当时比较先进,因此出现了文景之治、贞观之治等开明君主时代,以及“君臣共定国为”的宋代。

今天我们谈中国王朝制度的一点合理成分,就是希望剔除对中国古代王朝制度的“妖魔化”,实事求是地看历史遗产。 因为对古代政治制度的看法也影响着今天我们对整个中国自古流传下来的文化的评价。

中国古代制度中还有其他当时先进的制度,如科举制度,可以使平民百姓出类拔萃。 近代西方认为中国的科举制度体现了平等、民主精神,实际上近代欧美的文官制度起源于中国的科举制度。

例如谈到经济制度,我认为那是西方的专利。 实际上,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其中有不少汉、唐、宋时代等比较富裕的时代。 其实,中国在自己以前就传达了经济学的思想,但并不一定以西方的形式出现。 与现代西方主导思想片面强调经济的快速发展不同,中国历来重视政治稳定文明带来的经济繁荣。

事实上,中国文化是另一种完全不同于西方文化的人类,是四大文明中唯一不间断的文明,而且在18世纪前就领先于世界,中华文明必然有其合理性。 今天的我们必须站在传入自己文化面前的立场上评价自己的文化。 这样,就尽量再现历史的真实,不引发历史虚无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 总是以西方文化的标准来看待中国文化,我认为中国文化和这都是错误的。 ▲(作者是北京资深媒体)

(责任:武晓娟)

标题:“环球时报:莫妖魔化中国古代制度”

地址:http://www.e6x2f.com/ezjj/128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