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78字,读完约3分钟

原标题:端午唤醒文化记忆(人民论坛)

粽子香气浓郁,雄黄烈焰。 龙舟竞渡,吟诗折柳。 艾条,插菖蒲驱魔,带着铜钱、肚兜祝端午。 这个中国节,历史源远流长,唤起了文化记忆,塑造了民族共同的心灵认可。

粽子的包分为两部分,艾束是著危险冠。 端午节内涵丰富,从其各种别名中可见一斑。 天节、龙舟节、浴兰节、端阳节、诗人节,如其名,岁时节点、人神祭祀、祈纳祥、家庭人伦,是构成端午文化的多重景深。 屈子怨灵永存,楚乡遗俗至今,诗人屈原的纪念,赋予了这个节日特殊而重要的地位。 有人说,没有端午,是因为中国端午富含中华文化基因,是中国人文化身份的表现,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财富。

但是,正如许多古代流传下来的节日一样,长期以来,端午在古今中西之间也一度低落。

从古今来看,高楼大厦的生活,远离田野山林,不可以摘艾蒿、菖蒲。 移动时代的人们,可以买粽子,但大家包粽子吃粽子的乐趣减少了。 从中西来看,圣诞节、感恩节、情人节等西方节日成了入侵者,商业化、娱乐化、幽默性,给中国以前传来的节日生态带来了诸多冲击。 在古今变化中西混乱的背后,这是中国社会三千年未有的大变革,也是人类文明古今前所未有的大交流。 置身于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性、社会新闻化大潮中,基于农耕文明形成的端午节俗套,该如何融入现代人的生活场景? 如果在端午节之前持续失去,文化认同感将受损,文化向心力将消散。

但是,中华文化也在古今中西之间获得了更大的张力。 文化就像一条长河,既有大浪淘沙的河床,也有奔腾强势引进的支脉,昼夜不停,源远流长。 外部环境越变化,文化就必须越久远地传下去。 正因为如此,从以前流传下来的是考验文化守成力的重要维度。 但是,古往今来的也不是死水,不是静物,而是自身适应变化,创新表达方式,注入时代气质,古往今来更有活力,更有价值,这是考验文化应变创新能力的重要维度。

端午文化,应该能在传承中多开一些生活面。 现代化、全球化、新闻化,可以为端午提供新的载体,创造新的手段,赋予新的内涵。 例如,立足于屈原的纪念,在挖掘诗人节之前传入,读诗唱诗,像大海端午一样重新创作诗。 例如,参考电子商务营销模式,在网上摘粽子叶,自助配香包,实现数字化端午。 例如,顺应全球化的大趋势,推动东亚各国共同分享端午文化,做走出去的端午。 在这些方面,政府、公司、媒体、社会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 端午节的时候,中国整体的文化建设为什么不是这样呢?

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刻、更持久的力量。 文化自信,前提是文化自觉,关键是文化创新。 自古流传下来的节日,蕴藏着民族的集体意识,描绘着文化共同的底色,是通过文化创新的形式形成文化自信的最佳线索。 从这个角度看,弘扬端午文化,是为了形成中国人的文化认同和身份认同,建立最持久、最深刻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

《人民日报》(年06月08日04版)

标题:“人民日报人民论坛:让端午唤醒文化记忆”

地址:http://www.e6x2f.com/ezly/83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