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207字,读完约8分钟

多和同学表达信息,实现社会交流性互助,可以缓解焦虑。 616荣/摄。 游泳

临近考试毕业季,去医院看心理医生的青少年和家长增加了。 考试前失眠,观察力不集中,生气。 考试中手抖、心悸、出汗、大脑一片空白; 考试后一天没成绩,一天都睡不着觉,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

中日友好医院(以下简称中日医院)心理门诊副主任心理师王彦玲向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分析了考试季青少年常见的心理问题和应对方法。

适度的焦虑是件好事

王彦玲介绍说,稳定的心理状态有助于考生的正常发挥。 青少年在考试季最常见的心理问题是考试焦虑。

考试焦虑分为考试前焦虑、考试中焦虑、考试后焦虑。 考前焦虑通常出现在重要考试前,学生心理紧张、失眠、观察力不集中、无法学习、坐立不安的状况。 有些孩子不知道所学,也想不起来。 有些孩子非常烦躁,在家脾气暴躁。

考试中的焦虑通常在拿到试卷后,手抖、心悸、出汗、大脑表现为一片空白。 看着考题眼花缭乱,连字也不认识。 考题读了多少次也不知道什么意思。

考试后的焦虑通常在考试结束后急于回答,每天坐着焦虑地等着成绩公布。 考试后焦虑相对较少关注,首要关注点集中在考试前和考试中的焦虑。

王彦玲老师说,考试焦虑是正常状态,谁都有,证明你重视考试。 人们认真准备自己认为重要的考试有助于取得更好的结果。 因此,适度的不安对人是有益的。

中学生考试经验少的人更容易不安

王彦玲老师说,这种考试焦虑在成年人中也很常见。 例如,为了应对研究生考试、职称考试、面试等个体认为重要的考试,各自都很紧张。 与大人相比,孩子容易不安。 例如中学生、中考对他们来说是人生第一次重大考试,由于没有重大考试的经验,加上老师和家长的重视,中学生容易出现焦虑状况。

怎样才能解决考试的焦虑呢? 王彦玲老师在考试前提出了调整心理状态的4点建议:一是认识到焦虑是正常的状态,人人都有。 临近高考的一两个月,很多人会陷入不安。 因为大家都期待着好成绩。 你以为自己看不懂书很着急,但其实别人也一样看不懂书。

二是降低目标。 高考不是唯一的路,曾经有万马千军通过独木桥考上清华北大一步登天之类的说法,但现在高考只是人生的经历,后面的路还很长。 考生应该降低对这次考试的期望值,人生需要的不是不断地努力,以一次考试得失论英雄。 曾经有一个来看门诊的孩子,要考清华大学,报志愿的时候只报这个,其余填的不按分配。 这样的话,考试时会更容易紧张,不如降低目标。 王彦玲说。

第三,减少对平静心情的追求。 有意追求内心的和平容易适得其反。 王彦玲认为,心理状态影响考试,但不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应该说大部分人的考试结果和他们平时的学习成绩一致,高考是同学们12年学习积累的检验,不能一朝一夕改变。 剩下几个星期,变化不大。 考试结果合理自然好。

4要制定复习计划,跟着老师按顺序复习。 临近考试了,不要老想着结果,活在当下,认真做每天该做的事。 复习不完,能复习多少,复习不完美的时候,按照老师的指导要求进行即可。

考试前失眠怎么办?

王彦玲说,焦虑的孩子中失眠问题多是因为大脑发生了过度的大脑疲劳。 例如,上床休息后,脑子里满是数学题,影响睡眠质量。 应对这种情况,需要劳逸结合,需要尽量抽出时间进行体育锻炼和听音乐。 王彦玲说,考试前一天,很多孩子失眠。 面对第二天的重要考试,失眠也很正常。 这个时候应该让孩子知道,躺着是休息,不是必须睡觉。 上床后可以听音乐,看休闲的书,想想其他好玩的事情放松一下。 不要把必须睡觉当作心理负担。 通常,人不会在大学入学考试等重要的考场睡觉。 人在这样的紧张中,反而会兴奋。 王彦玲说,很多人在高考前夕睡不好,但没有人在高考中睡着。 因为这是压力反应,所以合理自然就可以了。

王彦玲说,失眠是焦虑中比较轻的症状。 严重的症状包括恶心、呕吐、头痛、不能上学、尿频等。 有些孩子一到考试当天就天黑不能出门。 一个孩子一考试就头疼,王彦玲刚就诊的女学生,在考试的时候头疼得什么也想不起来,心情低落,想放弃考试明年再考。 放弃明年的复试,反而对孩子不利。 因为第二年的考试对孩子的心理要求更高。 这样呕吐和头痛不能上学的孩子,应该来医院看病,必要时用药治疗。

孩子发脾气了怎么办

孩子生气了怎么办? 王彦玲举了一个有代表性的例子:最近来看病的男孩子,总是发脾气,特别易怒,父母很怕他。 不管你跟他说什么,他都很急躁。 孩子一着急,父母也着急,这样一两个小时就过去了,白白浪费时间,无法弥补失败。

王老师说:“家长们应该明白这是孩子焦虑的表现。” 这个时候,父母尽量不要批评孩子,要理解,要鼓励,要宽容。

在考场焦虑怎么办

进入考场拿到试卷后,哪怕一点点,孩子也会出现颤抖、出汗、慌张的情况。 卷子上的问题看几次都不擅长,连第一个比较简单的问题都不擅长,这样会更紧张。 王彦玲提出,此时可以带着焦虑继续做题,但通常这种焦虑不会持续很久,过一段时间会慢慢沉浸在考试情况中,考生会冷静下来。 着急之后,再回头做之前能看到棘手的问题。 越看越差,越看越着急。

另外,必须按照通常的期待值做作业。 例如,平时成绩中等,不应该期望自己所有的问题都能做好。 考场上特别紧张的时候,可以深呼吸后继续做题。 带着紧张今后做问题的话,在你做问题的过程中,这种紧张会自然消失。 王彦玲说。

父母担心怎么办

父母也容易不安。 王彦玲医生说,除了带孩子来看病外,很多父母自己也来看病。 独生子女的父母们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 很多家长从怀孕开始教育孩子,努力考上好的幼儿园、好的中学、好的大学。 把孩子培养到大学入学考试也是18年的辛苦。 王彦玲说,父母首先要学会平静,控制自己的感情。 不能小看大学入学考试,认为这是决定孩子一生的事。 而且,父母也必须降低自己的目标。 高考是对孩子多年学习状况的总结,成绩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

另外,在备考期间,父母也不要故意注意孩子。 例如,有些父母开始给孩子做很多好吃的东西。 有人知道不能表露焦虑,安慰孩子说什么都行。 其实孩子的心理也明白父母害怕自己考试失败,这样父母就太刻意了。 因为过度在意孩子,也会给孩子带来压力,适当在意就行了。 例如,在饮食卫生、营养合理方面稍微观察一下就可以了。 不要做太多千万事,太复杂了。 越珍惜孩子,就越容易给孩子带来不安。 王彦玲说。

另外,家庭环境也要保持良好的气氛,夫妻之间不要总是吵架。 看到孩子休息,玩游戏,有些父母非常生气。 再过几天考试,还在玩游戏。 考试结束后随便玩。 听了这样的话很熟悉吗? 这就是父母们常说的。 说这样的话现在也没用了,其实孩子的习性早就养成了。 所以,父母需要抑制自己内心的紧张,让家人保持缓和愉快的气氛。 夫妻之间要尽量转移观察力,减轻自己的不安。 例如,不要出去散步,谈论其他事情,或谈论高考的事情。

青少年心理门诊量逐年增加

王彦玲表示,社会心理门诊量逐年增加,多家医院很难要求一天。 随着青少年门诊量的不断增加,学业压力大,儿童的心理问题越来越严重。 另一方面,也出现了社会对心理问题的重视。 现在在中小学有心理老师,在上心理课。 通过这几年的普及教育,孩子们也开始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有问题的话请父母来看医生。 反而有些父母还没有改变意识,害怕带孩子看病受刺激。

除了最常见的考试焦虑外,严重的还有抑郁症。 王彦玲说:“现在抑郁症的孩子也不少。 12月和1月左右来看病的高中3年级学生很多。 例如,成绩好的孩子在高中三年级被选为实验班,但成绩排在班里靠后。 那是因为他得了抑郁症。 心情低落,高兴,觉得自己什么也做不了,自责,自卑感油然而生。 考试焦虑通常在考试结束后就会过去,但出现抑郁症状后需要系统治疗,必须持续长期吃药。 无论焦虑还是抑郁,如果比较严重的话,都需要去看医生,去医院接受正规的治疗。 (记者张蕾)

标题:“中高考应考健康指南:心理医生教你怎么化解考试焦虑”

地址:http://www.e6x2f.com/xwzx/51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