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53字,读完约4分钟

6月中下旬全面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审计工作后,教育部最近又印发通知,决定对各地上报的就业数据进行严格审计。

这次审计的重点是根据就业统计指标的内涵,核对分类统计新闻。 核实学信网上毕业生的反馈,核实疑似新闻的实习单位在就业单位、毕业单位其他形式的就业比例不实、就业说明虚假等违规行为。

核查大学毕业生就业率数据的真实性是教育部的常规业务。 今年,我国高中毕业生人数达到874万人,比去年增加40万人,受疫情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可谓更加困难。 为了处理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今年5月,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6个部门联合发起了此次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百日冲刺行动,推出了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十大专项行动。 教育部要求核查各地报告的就业数据,不仅要了解各高校毕业生的实际就业情况,还要检验今年各项就业促进行动的实际效果,使帮助高校毕业生就业具有可比性。

对于高中毕业生的就业数据,舆论一直抱有疑问。 大学公布的就业数据注水、虚报、学生被要求就业(没收毕业证,要求学生签合同就业协议交换)、被就业(学生找不到工作,学校与学生签订虚构就业协议)等。 对比这些问题,教育部高校学生司日前发布的开展期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审计工作通知中,提出要坚决杜绝虚假合同、被录用、就业率掺水、造假等问题,坚决防范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确保就业统计工作的真实性。

要确保就业统计工作的真实性,地方教育部门、高校必须充分认识就业数据真实性的重要作用。 一些地方教育部门和大学认为就业数据与地方教育的形象和大学的直接好处有关,但实际上不干净的就业数据会带来负面影响。 例如,高校招生、其他学校公布的专业就业率数据均为95 %~100 %,如果1所学校实际公布就业率为70%,学生和家长在报考时会犹豫不决。 所以,正如大家所见,无论就业形势多么严峻,各校公布的就业率数据都很漂亮。

这也与高校毕业生就业数据的统计发布机制有关。 目前,统计发布就业率数据由高校自行统计,上报上级主管部门,由主管部门审查发布。 由于一地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数据关系到当地教育的形象和当年的就业绩效,所以上级主管部门对高校报告的数据往往不进行严格的考核。 因为就业数据低就意味着就业事业不能顺利进行。

真实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数据,不仅反映毕业生就业情况,也作为调整学校教育教学、专业设置的依据,虚假的毕业生就业数据,不仅不对当时毕业生就业负责,而且掩盖了学校办学中存在的问题,使高校办学与社会诉求脱节,成为决策部门的

今年6月,华南理工大学信息与传输学院通过学院微信公众号发布了一系列数据。 截至5月25日,我院本科生就业率为35.17% (其中签约率为14.48% ),研究生就业率为48.53%。 与往年的就业数据相比,这一数据可谓腰斩,学校直言不讳地公布数据,倡导毕业生为今年的毕业生寻求就业帮助。 这一点也不影响学校的形象,但反而真实公布就业数据,毕业生更好就业的态度,受到网友的普遍赞赏。

对今年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来说,用人单位的诉求、录用方法都受到疫情的影响。 但疫情提供了高校毕业生就业数据回归真相的契机,舆论也不是指责高校就业率差,而是产生共鸣,形成全社会的合作以应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

另外,考虑到疫情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实际影响,关注今年大学毕业生就业,不能像往年一样关注毕业后的首次就业数据,要关注毕业后半年、一年和中长期的就业情况,建立跟踪服务机制。

要点关注毕业时的就业率,大学将所有就业人员的要点集中在毕业前的阶段,也会影响毕业一年的常规教育工作者的开展。 从毕业生的实际就业情况来看,毕业后半年的高中毕业生就业率比毕业时的初次就业率提高了20%,毕业后半年内跳槽的毕业生有3成左右。 今年的情况可能更明显。

毕业后半年、一年的就业情况更接近现实的学生就业情况。 这也要求高校将就业服务业扩展到毕业后,利用毕业生互联网,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持续的帮助、服务,建立毕业生与母校的紧密联系。 (作者:熊丙奇,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标题:“毕业生就业数据不得掺水造假”

地址:http://www.e6x2f.com/xwzx/58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