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70字,读完约3分钟

随着南极极夜的到来,国家天文台还证实,位于南极冰穹a昆仑站的视宁度测量望远镜( kl-dimm )首次直接测量了冰穹a的夜间大气视宁度,地表8米以上即可获得优异的大气视宁度(不到0.3角秒,见图1 )。 。

图1 kl-dimm望远镜2019年4月12日的视宁度测量结果

视宁度表示望远镜因大气湍流引起的成像模糊程度,是光学红外天文观测台所在地最重要的参数之一。 屈光度数值越小,成像的角分辨率越高,望远镜对暗弱天体的检测能力越强。 因为建造这个地面大型望远镜需要选择优秀的台地。 目前,世界最高的台地集中在夏威夷和智利,其平均大气视宁度为0.6角秒左右。 大气湍流主要集中在接近地面的边界层,其上的自由大气湍流非常小。 正常的台地边界层厚度约为数百米,但南极内陆冰盖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大气边界层非常薄,可以将望远镜架设在边界层上。 根据我国冰圆顶a已进行的台地测量,边界层年中位数约为14米,是南极冰圆顶c的一半,但迄今为止还没有进行过夜间视宁度的直接测量。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支持下,国家天文台南极天文研究团组开展了冰穹a光学天文台地测量工作,开发了昆仑视宁度测量望远镜kl-dimm,在国内经过大量低温和野外测试后,两台望远镜由中国第35届南极科学队于2019年1月安装在昆仑站,并为此定制, 。 安装调试结束后,kl-dimm开始自动观测,大量获取了白天的视宁度测量数据。 结果表明,即使在白天,也有很多时间获得优异的自由大气视宁度。

2南极冰巨蛋a (昆仑站)现场的kl-dimm望远镜。

夜间视宁度的测量结果进一步证实了冰圆顶a可能是地面最佳光学天文台的地点,目前仍有两台kl-dimm在继续自动观测,长时间的监测数据最终将为冰圆顶a的天文观测资源和我国南极天文台的大型望远镜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在kl-dimm的开发中,一些关键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

首先是南极极端环境下的望远镜运行,冰圆顶a冬季最低达到-80℃,无人值守,电力和互联网带宽极为有限。 通过赤道仪的改造、主要部件的主动温控设计等,首次实现了小型赤道仪在冰穹a冬季的运行,将来可用于冰穹a其他小型望远镜的运行,为大望远镜提供参考。

更重要的是无人智能观测系统,实现了观测计划、望远镜指向、图像获取与保存、数据解决、基于结果回复的全自动观测。 有其他设备状态监测和故障短信报警系统。 特别是kl-dimm由于视野小(约10角),受现场条件的限制,望远镜的安装调整精度不会很高,但智能观测系统通过闭环跟踪、指向模型、星探镜导星等一系列手段,实现了目标的准确指向和跟踪,全天候 该智能观测系统基于项目组在南极巡逻望远镜中积累的经验,还可以扩展应用于其他野外台站的自动望远镜。

该项目的合作机构包括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大学、南极天文中心和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 在研发和测试过程中得到了南京天光所、云南天文台、新疆天文台等机构的研究人员的大力协助。 南极现场的实施得到了中国第35届南极考察队、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和极地考察办公室的大力支持。 (何淇闻佳琪)

标题:“国家天文台科研人员首次测得南极冰穹A夜间大气视宁度”

地址:http://www.e6x2f.com/xwzx/52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