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573字,读完约1分钟

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介绍,该校的潘建伟、陆朝阳等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马兰史高丽、德国维尔斯堡大学的斯文霍夫林等合作,用高纯度、高效率的单光子源器件关注强度压缩,为基于单光子源的量子精密测量奠定了基础。 论文以编辑推荐形式最近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上。

介绍了单光子源是光量子新闻技术中的重要器件,不仅是量子通信、量子计算,也是量子精密测量的重要资源。 量子精密测量的一个重要方向是通过检测有限粒子来减少统计波动散粒噪声,压缩状态是抑制散粒噪声的量子资源。 1979年,科学家理论上预言单一二能级系统的共振荧光中会出现强度压缩,但直接观测强度压缩历来是一大挑战。

中国科学大研究带头人时间致力于高质量单光子源的快速发展,首次开发了脉冲共振荧光法,利用微腔耦合提高了单光子提取效率。 2019年,通过双色激励和极化腔方案,成功地处理了单光子极化损耗造成的至少50%的科学难题。 在此基础上,研究小组迅速发展了高质量的单光子源,通过共振荧光的直接测量,说明了0.59db的强度压缩,第一物镜处的压缩量达到了3.29db。

这是2000年实现量子点单光子源以来,科学家经过20年的努力,首次用该系统直接观测强度压缩,为基于单光子源的无条件、经典超标的精密测量奠定了科学基础,为用极低的光功率定义发光强度坎迪拉这一基本国际单位提供了新的方法 (记者常河)

标题:“我国科学家研究量子精密测量取得重要进展”

地址:http://www.e6x2f.com/xwzx/37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