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04字,读完约3分钟

在孩子教育这条道路上,老师和家长必须携手同行,相互充分尊重和信任。 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一个人不能完成培养孩子的使命。

现实中,教师和家长对家校共育的理解还不够。 个别教师把分内的工作人员转嫁给父母,让父母代替自己给学生的作业评分,一些父母就会成为编外教师。 个别父母认为,送孩子上学后,教育孩子的责任就转移到学校和老师身上,自己指挥掌柜。 如果理解上有偏差,父母和教师之间的责任界限就会变得模糊,家校的共同培养就会停留在表面上,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孩子们成长的过程大部分时间都在校园里。 学校应该是教育的主阵地。 无论是学习知识、培养素质,还是陶冶情操、完善人格,学校教育都很重要。 同样,孩子的教育也离不开家庭,家庭教育必须与学校教育密切结合。 如果责任界限模糊,就会阻碍家校之间顺利的信息表达,影响家校联合培养的效果。 有的家长群成为老师布置任务的地方,有的成为老师疲于应付的加班群,有的成为家长嘲笑孩子的攀比群,有的成为家长盲目夸奖老师的炫耀群,有的家长和老师来说,家长群成为日常的压力群,家校的信息, 另一方面,尽管父母自身工作节奏快、压力大,但必须消费后盯着父母群,深夜也不能错过,可能会错过新闻、错过回复,影响孩子的学习生活。 另一方面,由于班级学生多,水平状况不同,老师的时间精力有限,如果一一回答家长们频繁的提问和要求,上课的准备时间就会推迟。 在这里,家长群变味,表面上缺乏或没有遵守群规,实质上是因为家校关系不整理,家长和老师的作用不正确。

“家校共育 携手同行”

家校共育,关键在一起。 学校和家庭的合作程度,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和快速发展。 学校教育是主体,作为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最重要的地方家庭教育是基础,是学校教育的必要补充。 首先,老师必须履行责任,承担教育人的本职责任。 父母也不能忘记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 学校不应该由家庭代课,同样,家庭教育也不应该强加给学校和老师。 相互尊重,相互包容,家校合作培养人才,可以达到1+1> 2的效果。 关注孩子情感的交流、教育目的的探讨、成长经验的分享等,可以在教师和父母之间建立沟通的桥梁。

学校共同培养,目标培养。 毕竟,家校双方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全面快速发展。 真正的学校合作,需要学校尽量提高学生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积极性,得到家长对学校管理和快速发展的认可,家长也需要了解学校的教育教育目标,让家庭教育配合学校教育。 在此基础上,只有划出家校共同培养的经线,明确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任务分工、职责界限,才能各负其责,朝着同一方向前进。

家长与老师比较有效地合作,形成家校共育的整合特点,有利于为学生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和校园环境。 只有各方面不缺乏、不错、多次具有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疏通家校联合培养不同步、不同步的拥堵点,才能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取得教育优质快速发展的新突破。 (张闪)

标题:“家校共育 携手同行”

地址:http://www.e6x2f.com/xwzx/35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