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04字,读完约4分钟

目前,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短片、直播、网络游戏的现象非常普遍。 针对这一问题,许多短片平台和直播平台上线青少年模式,限制了未成年人使用互联网的文案和时间。 但是,媒体近期调查显示,平台青少年模式形同虚设,漏洞百出,实名认证不强制,文案检查不严格,难以控制录用时间,难以颁奖,个人新闻保护

随着互联网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青少年已经成为接触网络的重要人群。 根据中国网络新闻中心发布的统计报告,截至去年6月,中国读者人数达到9.4亿人,其中19岁以下读者占18.3%,为1.72亿人,学生最多,达到23.7%。 青少年好奇心强,辨识力和自我控制力弱,容易沉迷网络,影响学业和身心健康。 此前媒体曾多次报道青少年沉迷网络导致学业荒废,未成年人获得巨额报酬。 为推进青少年网络成瘾防治工作,2019年3月,由国家网络通信事业主导,第一短篇视频平台和直播平台上线青少年模式,在时间段、时长、功能、文案阅读等方面规范青少年网络行为。 可以说推广青少年模式有着良好的初衷,但一点点的平台由于增加流量等原因被动应对,疏于承担责任,这个功能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让“青少年模式”真正维护未成年人互联网权益”

事实上,推进青少年模式,加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不仅由政府层面的建议引领,而且有相关的法律和政策依据。 2019年3月,原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未成年人节目管理规定》,要求设立未成年人网络专区、未成年人保护专家制度、休息提示制度、未成年人节目判断委员会制度等。 年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未成年人保护法,增设网络保护章,要求任何单位不得提供诱导未成年人中毒的产品和服务。 网络游戏、网络直播、网络音视频、网络社会交流等网络服务提供者,未成年人应当利用其服务设置时间管理、权限管理、费用管理等功能。

徒法自身不足,上述立法政策的具体落实需要互联网平台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建立健全相关制度。 首先,要完善青少年模式登录验证制度,互联网公司要通过复合验证等技术实名验证青少年身份,观察保护未成年人的个人新闻。 其次,互联网公司要加强技术投入,控制青少年上网总时间,允许家长远程控制,同时提高密码难度,防止过于简单、可以无限制输入密码等容易被破解的问题,卸载后重新加载 第三,要严格检查青少年模式副本,选择适合未成年人的高质量副本,优化副本池。 这需要越来越多的资本和政策投资,需要让文案作者生产适合青少年观看的精品。 监管机构可以通过行政指导、公布标准、执法检查对平台负责。 领域协会也应当积极制定自主规范,判断平台采取青少年模式的情况,采取信用监管等方法惩治违法行为。

“让“青少年模式”真正维护未成年人互联网权益”

当然,要推进青少年网络保护工作,不可缺少家长。 父母是孩子教育的第一负责人。 现实中,中国父母的网络素养普遍不高,不能比较有效地规范孩子的网络习性,对孩子沉迷网络的行为有简单粗暴的干预和放任两种极端。 对此,政府、社会、学校联合力量,加强对家长的网络素养教育,帮助家长采取青少年模式控制和限制孩子的网络行为,帮助家长树立榜样,与孩子一起制定网络规则,帮助孩子

学校对青少年三观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 中小学要开设网络素养必修课,让孩子正确处理网络,不要被坏消息误导,不要沉迷网络,不要自拔。 1988年,英国将媒体素养教育纳入中小学教育体系,设立相关考试,帮助中小学生管理自身的媒体接触行为,成效显著,值得学习。

少年变强则国家变强,少年智则国智。 堵塞青少年模式的脆弱性,需要对国家和民族未来负责的神圣使命感,需要政府、网络公司、领域协会、家长、学校、社会等各主体的合作。 期待这种模式不再流于形式,成为青少年互联网权益的保护伞和防火墙。 (郑宁作者是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法律系主任、副教授)

标题:“让“青少年模式”真正维护未成年人互联网权益”

地址:http://www.e6x2f.com/xwzx/33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