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5133字,读完约13分钟

本网讯(全媒体记者肖少锋李洪江饰)深入古武昌、今鄂州,充满“山娇川媚、物美风醇”。 “小红帽”笼罩着城市的乡村。 好房子的风,吹在滨江湖畔。 好故事,共享传播人类温暖的好环境、好生活……为了人民,依靠民、惠民,百万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建立全国文明城市,齐唱《民》歌,克服困难,努力前进!

为了民编——

城市的质量更有“家的味道”

鄂州先后获得“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全国绿化示范城市”等称号。 7月28日,另一则全市人民瞩目的喜讯传来:鄂州正式加入“国家卫生城市”行列。

5月23日,市委、市政府吹响了向含金量最高、最有价值、最高荣誉的全国文明城市冲刺的号角,发出了“背水一战,需要志向,全力以赴”的突击命令。

“乘风破浪而立,扬帆起航时”。 今年是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总测量年。 争夺全国文明城市,是鄂州百万人民心中的夙愿,是鄂州历届市委、市政府的追求。 鄂州曾两次获得蝉联“省级文明城市”,获得“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称号,但历史上没有一个比今天更接近“金牌”目标。 以人为本、政府为民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是指导、评价和检查市委、市政府一切政府工作的最高标准。

动员会上,市委书记李兵说话温润、亲切。 重申“为民创建,依靠民创建惠民”的理念,把文明创建过程变为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过程,通过创建带来群众所看到的、摸着的经济和变化。 城市是我的家,创造就是让我们的城市更有家的味道,让每个家庭都更有家的感觉。

透过匆匆的脚步、忙碌的身影,细心的人会发现,所有的创造事业都是以一个核心为中心、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的。 其核心是以人民为中心,满足人民群众的诉求,增强人民的获得感。

“一切为了大众,一切依赖大众,大众广泛参与,这是成功冲刺的全国文明城市的关键。 ’市委书记李兵一语道破。

在杨湾社区,李兵进店进行调查研究,与市民亲切交谈,协商处理方案。 6月23日,环境综合整治攻防战在杨湾社区打响。 20天内,拆除违章建筑的亭棚、台球室等5200平方米,铺设步道彩砖9600平方米,修建人行道站石3300米,路面加宽、花坛绿化、路灯改造等工作有序推进。

什么事这么有效率? 除了市委书记李兵的重视,关键还是他提出的“提高市民思想觉悟、行动觉悟,动员辖区居民支持整治,参与整治”。 李兵指出:“这是我市旧小区的缩影,加大综合整治力度,刷新小区旧貌,让居民享受干净舒适的生活环境,带点面,推进全市旧小区环境整治,进一步提高全市文明创建水平。”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事业必须以人民为中心,以群众的满足为基准。 ”市长王立经常因协会的创立而对专业班的工作人员说:“让建设全国文明城市的过程顺应舆论,成为惠及民生的过程,这样的文明的建立才是大众的基础。”

7月11日,市长王立徒步穿过官柳小区,一边走一边查。 官柳小区建于1993年,现有居民15000多人,乱造、多年堆积的卫生死角、道路破损严重。 皇家要求成立专业班的工作人员说:“这样的园区要标本兼治,重视居民的文明习性、文明素质的培养,充分调动居民建立、参与建立的积极性、积极性,使居民在文明城市的建立中有荣誉感和归属感。 ”。

位于市中心医院对面的三目桥路,人流大,车辆出入多,交通混乱,市民投诉。 站在这里,市长王立与城管、交通警察等部门负责人协商了维修对策。 他表示,应认真清理医院、贸易市场等城市交通“拥堵点”、秩序“混乱点”以及管理设施中存在的“盲点”,开通区域微循环,提高通行率。 要多次联合治理,依法严格治理,让人民群众共享道路交通环境综合整治成果。

进入学校调查周边路面改造的小区,看绿化花坛的建设。 7月19日,市委副书记熊明新来到吴都小学、桂花园社区和内河社区,仔细调查学校周边路面、小区环境整治等情况。 无论去哪里,他都提出,所有创立的员工都要体现人民群众的意志,依靠人民群众的智慧。 有关部门要严格制定标准,查处不足,全力弥补基础设施短板,多次治标结合,解决难题,完成高标准、优质的建设任务。 在创建过程中,熊明新多次提及问题导向,“具体深入处理各问题,真正改变和提高城市面貌,让人们切实享受文明创建的成果”。

进入市场,看医院,去社区,市委常委、推广部长古新功拿到手做推广,手里对各条街提出的实际问题“把脉问诊”。 走过主城区40个社区,260个小区,他要求注重细节,关注民生,从群众希望处理的问题入手,创造成果惠及人民。

把城市作为人们追求更好生活的有力依据。 我市在冲刺全国文明城市的途中,完成了全市“一盘棋”,上下贯通,步伐一致,协调联动。

指挥在前面,制作员工司令部的画作战,忙得不可开交,近300封州长的信指向要害。 由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市纪委、市委组织部等自主办,携手共进,务实办。

“民”歌齐唱,市区交流,城乡交流,干群交流,从长江之滨到梁子湖畔,从航空空城区到中部电商基地,从城市主干道到僻静的小巷,鄂州大地到处建立全国文明城市美丽的乐章。

依靠民编——

城市精神更有力量

观音阁公园的绿色走廊是老人们聚集的地方,他们在这里下棋、打牌、聊天、唱歌,每个人都有杯子。

广楼志愿者站静静地开门。

“里面直接有水,免费喝。 天气热了,可以乘凉的手机没电了,可以充电。 下雨了,有伞。 当然,如果伞不见了,一定要记得送过来。 这个地方很好。 ’老人们高兴地说。

通过志愿者站、市民身边温暖的小屋和服务站,人们看到了鄂州创建文明城市的主旨。

目前,主城区建有11个服务网站,分布在游乐园、广场、景点、车站等人流密集的地方。 这里将成为我市对外形象和市民素质的展示窗口,成为志愿服务、共享幸福的公益平台。

建立城市志愿服务网站,组建各类志愿服务队伍,开展各类社会志愿服务,文明志愿服务在鄂州广泛开展,志愿服务精神已成为鄂州城市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各类志愿服务10万多人,力量雄厚 “华容大姐姐”是其力量之一。

在华容街头,穿着红色马甲的“华容大姐姐”这一特殊群体备受瞩目。 她们上街说服交通,进入福利院洗头、理发,致力于公益文化活动。

“华容大姐姐”是华容区的志愿者队伍,其成员是吉祥如意艺术团的阿姨们。 在当地妇联组织的邀请下,这些阿姨成为了志愿者,起了个大名字。 受此影响,目前华容区的注册志愿者已达1人。 23万人。

真正的力量来自群众,群众的力量在于动员,调动群众力量的来源在于党员干部。

凤凰街道滨湖社区有“微愿”墙,墙上发表了150多个“微愿”,实现了113个,90%的“微愿”全部由党员接受。

“小小的愿望”是一种志愿者活动,事情不大,但内心很温暖。 滨湖社区在全市率先向党员主张“微意”。 目前,“微愿”的受益人涵盖全市各级机关事业单位的干部职工、各类公司职工和园区居民。

聚集小力量传播爱。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城市精神的凝聚力,鄂州的好声音从乡村湖畔传来,在街道工地回荡,处处不开花……

“一个身体带动一座城堡”是向白发老人祝贺光贤的话。 老年人过了70岁,节约了节俭,帮助许多贫困儿童完成了“学校梦”。 在他的组织下,近百名老人成立了“三爱”艺术团志愿者队伍,把笑声送到福利院,把爱送到军营和学校。

“残疾人挚友”苏柳英、“社区好姑娘”胡敏、“慈善哥哥”邹志成、“三尺讲台上精彩”闵楠飞……鄂州天空,星光闪耀。

橘园公园管理事务所的外壁上排列着普通的钉子,看起来和整个白墙有点不协调。 但是,钉子上的四个红字表示了美的内涵“失物招领”。

“市民经常会捡到钥匙,送到办公室。 为了方便大家寻找,我们在外墙上钉了一排钉子,锁上了锁,丢了钥匙的人就会找到这里,一眼就能看到。 ”。 员工说。

房屋的风、树木的新风、创十星、鄂州大地的清风刮了一阵。 模范故事会,走上街头,讲述村头的好剧、好戏、好书、进村充满惠民、鄂州书香。 孩子们写的家书,小手拉着大手,共同走文明的道路。 村小学堂,社区“四点半”课,孩子们放学后“不放羊”的白发老医生走上街头义诊,忙碌的公司房子停下来,给烈日下的警察、环卫工送去清凉……

细节,每一件温暖的小事,都像星星一样编织着温暖的网,汇聚了江南小镇的城市精神。

经济主战场,砂轮前进的道路也同样显示出柔软的一面。

航空空城区建设如火如荼,万名党员志愿者重温誓言,开展联包村组、精准扶贫、乡村清洁、文明说服等志愿者服务,推进湖北国际物流核心项目建设。

“争夺文明城,绿色生态健步走”,梁子湖区各镇的志愿者们戴着小红帽,穿红马甲,分五条路在梁子湖畔健步,将生态文明的声音传播到了所有村湾、所有田野。

三江港新区由16人组成的“阿嫂巡逻队”,变成了乡村的亮色。 她们有义务穿着红色马甲,带着小喇叭,沿着村湾公路巡逻,配合保洁员清除“小广告”,监督检查村湾的环境卫生,照顾老人和孩子。

在葛店开发区、鄂州开发区,这些经济战场的主角们不忘承担的社会责任,他们走出试验室,走出职场,以各种形式推进诚信守法的市场良好环境。

主要城市的各个城中村、社区,都留下了市直机关志愿者的身影,他们放下手中的钢笔,走出办公室,进入社区,举起扫帚,举起铁锹,成为组建军队的一员。

惠民编——

城市的内涵更有民心

变化,悄然发生; 温暖,在点滴中升华。

8月1日,翻新的新废亮楼正式对外开放。 在这里,人们听着琴声,欣赏着书画,千年的废亮楼恢复了青春。

庾亮楼,市民俗称古楼洞。 “鼓楼、二宝塔、三眼桥、四眼井、五(邬)家巷、六大坊、七星(仙)塘(堂)、八卦石、九曲亭、十字街”、古十景、鄂州文化之根。

此前,市委书记李兵多次到古楼街调查鄂州老街文化建设,要求使文化底蕴深厚的建筑物古老,再现古城风貌。 古老的街道文化积淀深厚,必须加大保护力度,扩大文化传承的窗口效应。 要加大历史文化街区建设力度,提高城市文化品位。

鄂州古十景、鄂州根文化的重要载体,得到恢复和保护。 这让游子找到了乡愁,让游人感受到了城市文化的厚重。

后街,老百姓家门口,群众幸福感最直接的体现。 主要城市的12处“家门口”,在打造全国文明城市的春风中穿着新衣服。

官柳小区曾是鄂州好小区的代表。 但是,多年过去了,这里发生了变化,一直困扰着居民。 “以前下大雨,小区里容易积水,不敢出门。 到处乱七八糟,乱七八糟。”陈六应老人住在官柳小区52栋,他说,过去的感慨不少。

小区的环境怎么样了?市长站在小区里边走边看,要求有关部门、治标,大力拆除妨碍展望的违法建筑,要有序整治道路损坏、下水道不畅等问题。 治本之道,要重视居民文明习性、文明素质的培养,充分调动居民参与创造、创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居民对文明城市的创造有荣誉感和归属感。

2000平方米的道路小区路面改造硬化,319处亭舍被拆除。 “住宅区道路宽阔,墙面干净,走廊干净,外出也很方便。 现在我在小区里闲逛,心情很好。 ”。 陈六应说。

江家巷不过一千米长,但周边分布着两家医院、一个菜市场和一所小学,沿途商户100多人,常住人口3万多人,是儿童学校和居民上班、买菜、看病的必由之路。 “乱”字是这里曾经的描绘。

现在这里不被人认识了。 道路变平了,路变宽了,路灯也亮了。 “我在这里住了30年。 以前在晴朗的雨天下着泥。 一不小心,就会绊倒很大。 ”。 踏上柏油路,周青松老人高兴地说。 “现在晚上出去散步也不怕黑暗和摔跤”

在杨湾社区,南塔小区建于20世纪80年代,是我市最早的规模化小区之一。 但是,辅助设施老化、污垢排放差、墙面脱落、建设混乱,成为“污垢差”的典型。

现在小区居民楼下面的亭棚、台球室消失了,走廊扶手上的“牛皮癣”被打扫得很干净,房子前面的房子后面整齐地放着绿色的垃圾箱。 家门口的一些变化,让居民陈立远打消了搬家的念头。

原来,陈立远在小区住了近20年,受不了这里的“脏差”,几年前他计划卖掉老房子,在城南买新房子,离开小区。 “我已经选了大楼,付了首付。 现在小区环境变了,在上海读书的儿子,赶紧撤掉卖房的新闻,不卖房子了,说他毕业后在小区周边开企业。 ”。 他说

变,变,变,一切就在眼前。

4万米人行道升级万多米交通护栏,畅通6个城市主干道。 车让了人,人和车的关系开始和谐了。 2000盏主干路灯、600盏路灯、万盏走廊灯,点亮居民回家的道路。 72卫生间,按照制作标准改造。 百人主城区主干道占道亭棚被拆除……

38个标准综合文化中心,10万元的书,每个社区都有自己的书香屋。 全市乡村学校的少年宫全部覆盖,孩子们有一个快乐的平台……

环境好,心情好;心情好,促进快速发展。 歌在飞,笑声在高,鄂州大地,文明之花盛开。


标题:““创”响“民”歌幸福来———我市冲刺全国文明城市从业写真”

地址:http://www.e6x2f.com/xwzx/31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