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06字,读完约3分钟

湖北日报记者戴劲松

当地干部坦言:“一开始,大家都认为任务重、压力大。”

“处在切实做好政策和结构的顶级设计之中,遇难不避难! ”鄂州市市长王立说。

经过多次考察和讨论后,市政府决策层发布了“三招”:产权控制、人员限制安排和货币补偿。

鄂城区区长董国平介绍,宅基地使用权补偿以每户140平方米为限,超过的忽略不计,不足的按实际面积计算。

限制人员配置的话也可以根据户籍人口分房,人均40平方米,判断原住房价值,对超过配置面积的部分给予一定比例的货币补偿,选择弃房不重复一次性货币补偿。 人多的话,即使房间少,补偿面积也会适度上浮。

遇到困难的房子,一件一件地议。 沙窝乡村民李光言一家三口吃最低生活保障,其中两人残疾。 专业班了解情况后,适当增加一套住宅的面积,为他分解成两套小户型,以处理后顾之忧。 类似李光言的情况,涉及移居的59个村组,几乎所有组都各做一家,全部公示。

“重要的是要为大众把帐算清楚。 ”鄂城区委书记刘厚文说。

200名党员干部率先解体

在早期触底阶段,鄂州市将熟悉基层、作风严谨、业务强强的“第一书记”划分为各村,与区、镇、村干部结成对联包。 56岁的董华林到任后,“认知”了参选村的农家胡中莲。 现在她被转移到医院安置。 “董书记不知道跑了多少次我家,设法处理了我的困难,真的很感动。 ”。

700多名党员干部扎根一线职工,其中200多人带头拆房,是顺利搬迁的关键。

堤角村党支部书记张育才在支部主题党代日表态后率先拆房。

和张育才一样,8个村子涉及搬迁的有4人村支书,都是第一次解体。 各村最初解体的,前10名是党员干部。 刘厚文说,这些人是主心骨,等于他们的房子被拆了,拆了大半。

在征兵的整个过程中没有发生干部违反纪律的情况。 鄂州市委书记李兵说:“党员干部可以大胆地多次、大体地、抛弃群众家园,引起大局的共鸣。”

动员乡贤解决矛盾

在移居过程中,动员了许多德高望重的乡贤。 平石村6组村民由周秀武辩白,在村民中影响很大。 村支部见了他说话,通情达理,动了情。 之后,他率先破坏了房间,这个集团的抵抗迎刃而解。

坝角村10组由7名群众代表组成理事会,负责为全村100多户从拆迁到搬迁提供服务。 杨叶镇党委书记陈国璋感慨地说。 征兵工作只靠干部发力,越快越容易出问题。 只有得到大众切实的支持,才能顺利推进。

鄂城区将“以民为本”落实到所有环节。 各村设立律师服务站,定期启动协助解决矛盾纠纷的住房建设,并陆续安排群众代表参观。 派遣15名摄影师到现场,为各个人拍摄解体前后的镜头,作为纪念存档。

转移到8所小学,影响了1273名儿童的读书。 全市的教育系统被有条件的学校吸收,其他37个孩子和在黄石打工的父母在附近入学,没有一个孩子辍学。

市政府为村民们策划了“农民成为市民”的生活蓝图。 新村的李端坤说:“现在的困难是暂时的。 机场建成了。 子孙后代的好日子在后面呢。 ”。


标题:“为群众算清明白账”

地址:http://www.e6x2f.com/xwzx/3116.html